Switch 2 的首發遊戲陣容,坦白說並沒有多到爆炸。雖然 瑪利歐賽車世界(Mario Kart World) 毫無疑問是鎮場的扛壩子,但預計在 6 月 5 日同步推出的其他幾款遊戲,大多是既有作品的移植版。在這些移植遊戲中,《Bravely Default》的重製版顯得有些特別。這是一款高清重製的作品,而原作問世至今已超過十年,它不像 快打旋風 6(Street Fighter 6) 或 電馭叛客2077(Cyberpunk 2077) 那樣是首次能登上任天堂硬體的新世代大作。然而,平心而論,《Bravely Default》本身就是一款不折不扣的 RPG 經典,而且儘管對 3DS 時代遊戲產生懷舊感觸有點奇妙,Switch 2 上的 勇氣默示錄 HD 重製版(Bravely Default: Flying Fairy HD Remaster) 似乎是體驗這款神作的絕佳方式。
對於不熟悉本作的玩家來說,《Bravely Default》可以說是脫胎於經典 最終幻想(Final Fantasy) 的模式,許多元素都極為相似,稱它為 FF 系列的外傳也不為過。故事中有四位光之戰士、神聖的水晶,應有盡有。遊戲擁有扎實且豐富的職業系統,鼓勵玩家發掘各種「破壞遊戲平衡」的強力組合。它也是較早一批加入「加速戰鬥」和「自動戰鬥」功能的遊戲之一(這些功能現在已成為經典 RPG 重製版的標配),甚至可以直接關閉隨機遇敵。遊戲標題本身指的就是其核心戰鬥機制之一:「Default」(防禦並儲存一個額外的 BP 點,Brave Point)以及「Brave」(花費額外 BP 點,甚至可以透支,來進行多次行動)。這意味著,在練級打雜兵時,可以每次都使用 Brave 快速清場;而面對更強大的敵人或頭目時,就需要採取更為謹慎、深思熟慮的戰術。
本作之後推出了一款被視為半續作的《Bravely Second: End Layer》,以及正統續作《Bravely Second》。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 最終幻想(Final Fantasy) 系列,《Bravely》系列的故事發生在同一個連貫的世界觀下,因此續作是以前作的故事和設定為基礎進行發展的。
不過,就像許多 3DS 遊戲一樣,《Bravely Default》原作在現今並不容易遊玩到。你需要一台功能正常的 3DS 主機和遊戲卡匣。而且,與《Bravely Default 2》不同的是,初代作品從未在 Steam 等其他平台上發售。這使得它成為 HD 重製的絕佳候選,讓老玩家能以符合當前及未來硬體趨勢的格式再次擁有這款遊戲,同時也讓錯過的新玩家有機會接觸它。
首先,遊戲的畫面表現令人驚艷。預渲染的繪畫風格背景在大螢幕上看起來無比華麗且充滿活力,考量到它們最初是為 3DS 的小螢幕設計的,這樣的提升更加令人印象深刻。這種視覺風格——多邊形角色在繪畫背景前移動——本身就是向 最終幻想(Final Fantasy) 7 等早期 3D RPG 的致敬,而在本作中則呈現得尤為精彩。同時,角色模型的風格也大致經得起時間考驗。這些角色是 Akihiko Yoshida unmistakable 風格下的矮小 Q 版造型,簡約卻依然顯得優雅,這歸功於其出色的美術設計。玩家可以期待看到角色們換上不同職業服裝時的各種可愛造型。
戰鬥系統基本上沒有變動,這其實是件好事,因為它原本就已經非常平衡。結合「Brave / Default」系統和「職業系統」能夠創造出一些引人入勝的戰鬥解謎,特別是當遊戲開始鼓勵玩家徹底解放這些系統的潛力時。這是一款絕對希望讓玩家透過戰術思考「智取」遊戲的作品。
遊戲新增的元素是兩款迷你遊戲。它們設計得不錯,儘管充其量可能只是暫時性的消遣。兩款遊戲都運用了 Switch 2 的「滑鼠功能」,挑戰玩家同時使用雙手進行不同操作。第一款是節奏遊戲,雙游標間有條發光線,玩家需要將線對準音樂提示點或直接用游標點擊精準音符來配合節奏。第二款是飛船駕駛遊戲,採用第一人稱視角,玩家需要同時操作方向盤並處理其他任務。可以想像成是可愛版的《Steel Battalion》,只是巨大的控制器在螢幕上虛擬化呈現。這兩款迷你遊戲的進度不會回饋到主線遊戲中,但玩家解鎖的職業服裝可以在迷你遊戲中使用,增加一點 女神異聞錄(persona) 化(個性化)的樂趣。
迷你遊戲或許是展現 Switch 2 滑鼠功能的新鮮體驗,但它們不是遊戲的核心吸引力。真正的價值在於《Bravely Default》本身——這款經典的 RPG 獲得了精美的重製,並從 3DS 這個平台「解放」出來。無論你是從未玩過的新玩家,還是想重溫經典的老玩家,這個版本看來都是體驗這款作品的最佳途徑。
參考資料
參與討論